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,市政管线传统的直埋方式已暴露出诸多问题,严重阻碍了城市进一步的发展。为破解“马路拉链”“空中蜘蛛网”等问题,地下综合管廊这种集约化的建筑物应运而生,成为疏通城市“血管”的不二之选。
地下综合管廊,顾名思义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、通信、广播电视、给水、排水、热力、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。有了地下综合管廊,城市建设和市政设施管理可充分利用地面土地资源、节约地下空间、减少马路开挖、便于管线维修和日常管理。
2015年以来,财政部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、水利部在全国择优选取了25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,截至目前,我国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已开工建设738公里,完成投资约400亿元。
目前,全国多个城市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展开。由于管廊建设位于地下,在通风效果不佳或长期半封闭的状态下,内部环境不确定安全因素很多,为了充分保障管廊内环境安全,采用现代传感技术对管廊状态进行实时监测、发现潜在安全隐患,非常重要。
传感器的应用一方面在建设施工期间可以确保施工人员安全;另外在建设完毕运营期间可随时监测管廊环境状况信息,方便维护检修,同时保障巡检人员和检修人员的安全。